坚持诚信为本,合作共赢的理念

咨询服务热线

18698004927
< >

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资产

分享到:
点击次数:1421 更新时间:2018年06月22日09:18:24 打印此页 关闭

随着文化和旅游融合大幕的拉开,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成为新蓝海,各地关于“文化+旅游”模式的探索如火如荼。其中,作为文化和旅游资源变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文旅IP的导入越来越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

日前,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以及湖北省蕲春县政府主办,蕲春县管窑镇政府等承办的2018首届中国·管窑国际陶艺邀请展暨第三届栀香楚陶文化旅游节在湖北省蕲春县管窑镇举办,其间,近百位国内外艺术家及文化产业专家学者围绕新环境下强势文旅IP打造与变现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管窑镇是湖北省陶器之乡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依托当地赤西湖底丰富的陶土资源,居民就地取材,世代以制陶为业。目前,管窑镇的陶制品已有350多个品种、310多种花色,畅销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管窑手工制陶技艺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依托手工制陶技艺,管窑镇形成了工艺礼品陶、现代园林陶和精致日用陶三大产品系列,融合文化、艺术、旅游为一体的特色陶艺小镇也正在建设中,陶文化IP正成为当地全新的经济增长极。

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伴随着政策春风,近年来,各地以IP彰显个性的特色小镇应运而生。据统计,目前,全国特色小镇总计划数量已超过1500个,加上住建部此前公布的403个特色小镇,未来全国将会出现近2000个特色小镇。其中,和管窑一样,以非遗等文化资源为依托建立的特色小镇不在少数。

由于文化产业的轻资产属性,IP变现始终是非遗特色小镇发展中的难点。对此,中国文化新经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赵迪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是塑造特色文旅小镇的天然IP资源,非遗小镇打造的核心就是对文化遗产进行创新性开发,提炼特有文化要素,发展体验经济,实现非遗小镇从单一文化概念到立体文化场景的转变。

上一条:如何衡量一幅艺术品的价值 下一条:抽象派引领油画市场 看不懂的画作缘何如此好卖